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产能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分享到:
2023-10-18
 
  □本报记者 魏晓雯 王鹏翔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走过10年,这项源自中国、面向世界、惠及全人类的倡议,已从理念转变成实践,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也为实现包括水利在内的多领域共建共享共赢开辟了新路径。 

  “非常感谢中国为我们修建了卡洛特水电站。”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Asghar发出感言;来自肯尼亚的记者Francis Mtalaki说:“中国正在为世界水电能源开发提供方案……” 

  10月17日,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报道的外国记者,已提前来到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媒体驻地,谈及对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水利的印象,他们表示感谢和赞赏。 

  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厄瓜多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厄瓜多尔时任总统科雷亚共同按下辛克雷水电站的发电按钮,厄瓜多尔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正式发电;2022年,点亮中巴经济走廊的标志性水利工程——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正式投产运行,成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引擎……10年来,水利部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推动高水平“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指引下,一批具有发电、灌溉、防洪等功能的水利水电工程竣工投产,有效解决了当地电力短缺及农业灌溉等问题,带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追求的是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围绕水利支撑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关键——“管好水资源”“用好水能资源”,水利部积极推动部属单位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水利合作。

  “2015年卡洛特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时,我从未想到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们来说,缺电、停电是常态,短暂的来电像是一种恩赐。”一直生活在卡洛特村的穆罕默德·尤瑟夫说,卡洛特水电站建成后最大的变化是断电时长短了,断电频率低了,晚上能开着灯了。 

  习近平主席始终心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长期以来,能源供应短缺一直掣肘巴基斯坦经济社会的发展。2015年,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的诞生,让巴基斯坦这个缺电的国家燃起了24小时不断电的憧憬。 

  “清洁、绿色、高效”,这是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对卡洛特水电站的评价。作为从项目开工到投产发电的见证者,他说,卡洛特每年不仅能为当地数百万人提供约32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缓解能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也将进一步提高巴基斯坦清洁能源占比、优化能源结构,助力绿色发展。 

  不只是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注入不竭的绿色动力,在“一带一路”辐射的区域内,都有中国水利的身影: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勘测设计的刚果布利韦索水电站工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刚果(布)北部地区电力短缺的问题,还为推动刚果(布)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设计的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在建设高峰期时,为当地创造了800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当地人口就业…… 

  “10年来,水利部相关单位积极开展了百余个境外经济合作项目,分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解决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水利瓶颈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水利材料、设备的出口,‘一带一路’水利合作不断结出共赢之果。”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金海说。 

  带来的是希望 

  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中国水利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从来没变。 

  2013年12月,尽管埃博拉疫情已经开始蔓延,但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凯乐塔水电站项目始终没有停工。尼日利亚的非洲独立电视台用“中国人不离不弃赢在非洲”形容中国水利人在非洲爆发埃博拉病毒期间的坚守。 

  一项项“走出去”的水利项目传递出中国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共建共享共赢的坚定信心,也为破解当前复杂难解的世界水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中哈界河霍尔果斯河友谊联合引水枢纽工程有效改善界河两岸两国人民引水条件,服务两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到澜湄国家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服务当地水资源保护与绿色发展,中国通过水利项目分享技术和经验,推动发展水经济、水电能源等产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找到绿色发展的路径。不少国家开始调整相关的产业结构,不少地方逐渐扭转了对水资源、水环境过度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水利成果,在帮助共建国家增强自主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也让更多国家、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果实。 

  “今年适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希望论坛能够总结10年来新型国际合作成果,并向国际社会展现更多的‘中国方案’。”马来西亚拿督威拉颜天禄会长对论坛充满期待。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如约开幕,新的一程也即将开启。在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下,以水利项目为联结,共建国家和地区将构建起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通过不断深化的产能合作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0月18日
魏晓雯 王鹏翔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